【資料圖】
為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經貿摩擦,提供風險預警和決策支持,中國貿促會對20個國家(地區)的經貿措施進行系統跟蹤,在今天(1月17日)的例行發布會上,貿促會新聞發言人表示:2022年11月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相比10月有所下降,這表明全球經貿摩擦沖突略有放緩趨勢。
據介紹,11月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147,處于高位,相比10月下降106個點,相比上年同期上升14個點。
貿促會新聞發言人 楊帆:這表明全球經貿摩擦沖突略有放緩趨勢,但仍處于高位。
分國家(地區)來看,美國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是該月引發全球經貿摩擦沖突的主要國家。從分項措施來看,進出口限制措施指數在五類措施指數中居首位,隨后依次是進出口關稅措施指數、其他限制性措施指數、技術性貿易措施指數和貿易救濟措施指數。
從措施涉及領域來看,主要涉及電機電氣設備及其零件、機械器具及其零件、車輛及其零附件、精密儀器設備、礦物燃料、無機和有機化學品以及乳品和蛋品、食用蔬菜和谷物等。
(總臺記者 劉穎 鄭曉明 劉世軍)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7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
頭條 23-01-16